娱乐频道> 海上文娱新闻

上海电影与电影人:让创作与人民与时代紧相连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有两桩大事。

  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谢晋导演位列名单中。纪念这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传承他的精神,都是上影集团及上海电影人念兹在兹的心愿。

  电影《攀登者》开机在即。为把中国人民1975年登上珠峰的壮举还原在大银幕上,作家阿来的剧本已打磨到了第四稿。这部影片将作为明年上影集团、上海电影的“一号作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过去的与未来的在此交汇,如同一种时间的暗示——始终坚持贴近时代的现实主义、革命者的理想主义、洞见人性幽微的艺术表达,是谢晋导演执守一生的电影初心;而始终呼应改革开放、记取社会的步步攀登,是上影从老一辈艺术家那里传承的最宝贵财富之一。

  40年来,以谢晋、张瑞芳、孙道临、秦怡、吴贻弓、于本正、黄蜀芹、牛犇等为代表的上影艺术家们,为上影共创作电影522部、电视剧316部;上海美影生产动画电影24部、艺术短片207部、动画系列片60部计1661集;上译厂配音录制影片986部;上影出品影片获各类奖项778次,艺术家获奖78人次。

  用电影的价值观回答一个问题

  为了谁而创作

  96岁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今年在上海之巅许下生日愿望:“只要电影需要,只要观众需要,我随叫随到。”做“随叫随到”的电影人,秦怡是有真计划的。三年前,由她编剧并主演的影片《青海湖畔》上映,新中国一代女气象家的感人事迹随之飞入全国观众的眼底心底。这两年,她深居简出,一方面养病,一方面她还在静心筹备新作品。

  84岁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更忙。他出演的电视剧正在播出,另三部影视作品也都已完成进入“待播状态”。“明年,观众可以看到我参与的一部关于‘文化扶贫’题材的作品。”牛犇说,不辜负观众、不辜负时代,这既是他进上影厂后始终听“瑞芳大姐她们”念叨的真谛,更是当下创作者责无旁贷的事情,“电影是最好的历史记录者。多年后,当人们回望历史,电影可以用生动的影像来还原生活的面貌和人们的信念理想。”

  现实主义、理想主义、艺术追求——相似的理念,上影人并不陌生。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影特意举办了纪念谢晋逝世十周年系列活动。那些笃信“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的作品重新回到讨论的热场阈,谢晋导演用他电影的价值观,回答了一个今天看来仍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谁而创作。

  翻开他的创作年鉴,早年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等,看似故事简单,却反映了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充溢着革命者的理想主义。这些情绪令广大观众在心灵深处加深对时代的认同感。改革开放后,他的创作尤其注重在历史、文化、人性和民族的心理上反复描摹。《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等曲折中问世的影片,也如甘霖沁润了人们的心田。

  陈冲至今记得她与谢晋见的最后一面,“那时谢导已经84岁了吧,他还惦记着要创作一部儿童片,他说自己手头还有许多剧本。他对电影的爱、对于为了观众而创作的热忱,一直刻在我心里。”与人民在一起,正是怀抱如斯理想主义,谢晋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灵魂人物。

  以改革进取的锐气朝着一个方向奋进

  抓住时代的关切

  黄祖模导演的《庐山恋》1980年上映,改革开放后“大银幕上第一吻”让观众领略到时代的浪漫;1981年,赵焕章导演的《喜盈门》吸引了三亿人次观看,比社会主义农村新景象更引人入胜的,是片中闪耀的人性光辉;1985年,吴贻弓带着《城南旧事》在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捧回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国际奖项后,这部以诗化镜头勾起人们对故土乡情无限眷恋的影片,卖出了115份拷贝,相当于当时的80多万元票房;1987年黄蜀芹导演的《人·鬼·情》为当代开辟了当之无愧的“女性电影”之河。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着中国电影。人们都在等待一支国产片的“强心剂”。2000年,奇迹出现了。影院里,当银幕上的男主人公李高成掀翻饭桌时,全场观众鼓起了掌;影片放完后,有些地方还有人放了鞭炮。这部影片就是《生死抉择》,该片上映期间,自发购票的人在影院前排成长龙。最终,该片总票房达1.2亿元,成为中国有正式票房记录以来,第一部票房过亿元的影片。

  十多年后再忆辉煌,于本正认为,《生死抉择》之所以能触动观众的心,是因为抓住了时代的关切——谁都懂得,它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市场,而在乎它直面了当时的反腐斗争。“电影必须对社会生活发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于本正说。同理,决心拍《走出地平线》,他也有着深切的为时代变革而呼的冲劲。一次参观时,他见到了红手印包干书,安徽小岗村农民破釜沉舟签下的生死状,一下击中了艺术家的心。

  身为上影厂老厂长,于本正很欣慰:“40年来,上影不是改革开放的旁观者,而是直接参与了这场伟大的变革,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作品直接讴歌这个伟大的社会、伟大的变化。”

  再随时间回望一番,1979年,上影把话剧《于无声处》搬上银幕。此后,《巴山夜雨》《小街》《庐山恋》《城南旧事》《喜盈门》等一批反映思想解放、开改革风气之先的影片构筑成创作高峰。2000年后,《生死抉择》《开天辟地》《东京审判》《高考1977》《西藏的天空》《青海湖畔》《我是医生》《邹碧华》等。“文章合为时而著。”中国社会的每一步奋进,每一程重要的历史阶段,上影都以作品呼应,未曾缺席。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彦 责任编辑:猪柳蛋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