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频道> 海上文娱新闻

山东歌舞剧院民族歌剧《沂蒙山》参演艺术节

    上海热线讯,今晚(11月1日),作为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唯一一部参演的民族歌剧,山东歌舞剧院民族歌剧《沂蒙山》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该剧汇聚了以导演艺术家黄定山,编剧、词作家王晓岭,作曲家栾凯等著名艺术家组成的主创团队,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和优秀青年歌唱家王丽达、杨小勇、王传亮、张卓、金郑建等担纲主演,全景式地展现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抗战历史,传承发扬了沂蒙精神,也传递了红色文化精神内涵。

    红色题材呼应时代精神

    沂蒙根据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沂蒙老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历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这样一片热土,也先后孕育出了一大批享誉全国的优秀文艺作品。

    民族歌剧《沂蒙山》以抗日战争为主线,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为创作素材,讲述海棠、林生、孙九龙、夏荷、赵团长等根据地军民在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的纠缠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故事。被誉为是"响应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需要,充分体现沂蒙精神、展示历史画卷和英雄群像"的一部优秀红色题材艺术作品。

    "西为中用"创新出彩

    整部歌剧分为六幕,共有四十个唱段,其音乐创作摒弃了传统西洋歌剧的写法,创新借鉴了中国戏曲、山东快书等民族艺术形式,以独唱、对唱、重唱等刻画出沂蒙军民舍生取义的英雄群像。而为人熟悉的沂蒙山小调则被揉碎打散,以序曲、间奏等形式贯穿全剧,展现了浓浓的沂蒙风情。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唱段——海棠和林生的对唱曲目《等着我亲爱的人》不仅具有浓厚地域文化风味,它的曲调、歌词和结构都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习惯。民族歌剧《沂蒙山》还将民族乐器竹笛、唢呐、琵琶等融入伴奏乐队,让观众陶醉在山东特色的音乐旋律里。

    沂蒙精神引发观众共鸣

    据悉,民族歌剧《沂蒙山》自2016年10月着手策划创作,先后经历十余次专家研讨,九次重大修改,主创团队先后十二次赴沂蒙老区进行实地采风。在深切感受沂蒙革命根据地军民为革命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历史贡献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加工,将人物的命运融入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中,将细腻婉转的唱词与悠扬的音乐糅合。全剧恢弘的舞台呈现与动情的演唱将观众带入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使观众在对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于英雄壮举的崇敬中获得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陶冶。

    自2018年12月登上舞台以来,民族歌剧《沂蒙山》已经在全国各地演出七十四场,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先后入选"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2018年重点扶持剧目,2019年滚动扶持剧目;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19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入选剧目等。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麦香鱼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