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频道> 海上文娱新闻

从文学到戏剧 阿来在沪分享《尘埃落定》之经典复活路

    上海热线4月11日消息:2021年开年,改编自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的同名话剧席卷大江南北,引发了一次"戏剧该如何改编文学"的"世纪大讨论"。4月10日,小说《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来到上海,与业界大咖齐聚朵云书院,展开了一次"戏剧与文学"的深刻对话。

图: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阿来在观看《尘埃落定》后,曾经留下了八个字的评价"水乳交融,天衣无缝",活动上再次谈及话剧的改编,阿来补充道,"精气神都在"。在阿来看来,小说《尘埃落定》的成功,不是人物关系或者是题材的结果,而是"语言的胜利"。那么在戏剧改编中,如何在特定的空间中,用特定的戏剧形式讲述这个故事,并且表现出故事之外的"语言的胜利",成了主创团队最大的挑战。

    阿来坦言,《尘埃落定》写的就是他自己,记得《尘埃落定》里面有一句话,快结尾的时候,傻子总结自己一生,说"我来到这个世界,我即身处其中,同时又飘然抽离"。"很多时候我们我们全情投入在自己的生命里,可是我们没有时常抽离出来旁观过自己、评判过自己?我们随波逐流得多,抽离得少。《尘埃落定》在话剧舞台上,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舞台的设计,让阿来觉得恰好是最大的胜利。"原来我始终没想过,结果一看彩排,我觉得对了。一方面他是叙事者,同时他也是参与者,而且同时非常自由,在这个戏里戏外,自由出入。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第二点就是群众性演员。他们既在演绎具体的剧情,但很多时候他们又变成了有点抽象的符号性的群众,这些群众性的场面,是带着抽象感的。"

    在阿来看来,觉得抽象很重要。抽象性的表演,有点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表演方式,当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时候,在烘托气氛,同时也在推动剧情的时候。

    而对于编剧曹路生来说,18年前一口气读完原著小说《尘埃落定》后,就沉湎于小说诗意的语言难以自拔。正是因为"舍不得放掉"阿来原著如此诗意美好的语言,所以曹路生在改编时有意保留了主人公傻子的大量内心独白,并以此贯穿剧本,这在18年前的话剧舞台上,是现代前卫的,甚至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不同于以往生活化的话剧,曹路生坚持用傻子的视角来叙述,他认为,这种叙事方式是十分丰富的,里面的通道不止两个,还有三个四个五个,时而是自己的内心独白,时而是对话时的潜台词,时而是介入人际关系时的对话,时而是上帝视角的叙述,时而是对历史的描述,时而是富有哲理性的批判。

    "只有话剧,才是最适合改编阿来的。唯有用傻子的叙述方式来构建这部作品,才能保持小说的精髓和内蕴其中的哲理和思想性",曹路生认为,"我们总说要解构原著,可是小说《尘埃落定》那么好,我为什么要解构他?我所做的,不过是让更多的人看到阿来的诗意,阿来的精神内核。"

    对于小说和戏剧的共同点,文艺评论家孙孟晋表示:"他们拥有不同的颜色、但有着共同的色调。小说的颜色,是从容的,超脱的,又有许多民族血液的东西;而话剧的颜色,是凝重的、浓厚的。读完书看完剧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两种颜色竟然神奇的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完美融合。"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杨杨则认为,好的文学作品跟好的戏剧是有重合的。谈及文学改编的生命力,出品方九维文化张力刚也表示,不会过时,至少能演十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MIST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