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频道> 海上文娱新闻

多元现代技艺重塑经典故事 杂技舞剧《化·蝶》开启全球巡演

    11月5日晚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2021年学生观剧观展团沙龙日活动在佳都剧院举行,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杂技舞剧《化·蝶》总导演赵明、编剧喻荣军、主演吴正丹、魏葆华出席活动与青年分享杂技舞剧的创作心得,嘉宾、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黄豆豆受邀出席。

    蝶生·全新视角编创生之咏叹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恋传说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浪漫主义经典,“梁祝”的故事自西晋传播至今历时近1500年,从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地方戏曲、流行歌曲、影视剧等各种艺术门类和相关作品争相登上新中国、新时代舞台。此番《化•蝶》要从已知的故事中提炼出新意,从古老的爱情经典中萃取符合时代思潮的当代感,让观众产生共情和付费意愿,这给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带来改编的难度。

    面对“立新意”的难题,总导演赵明和团队经过细心打磨,将杂技舞剧的主旨落点寄托在“生”的哲学表达上。在剧的创排过程中,赵明的身体曾亮“红灯”,这也使他愈发怀有对“生”的敬畏。赵明表示,《化·蝶》要做的并非只是简单讲述“梁祝”这个家喻户晓的中国故事,而是着眼于蝶的蜕变,借这一“生”的历程来颂扬生命不息的永恒力量。

    《化·蝶》的命名,同时体现了梁祝所追求爱情的“超越性”和蝴蝶生命韵律的完美融合。杂技剧的创作以梁祝“化蝶”的意象作为爱情的象征,融入庄周化蝶的哲学思想,紧紧抓住“蝶”这一形象,给梁祝的爱情故事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审美价值——结茧成蛹、破茧化蝶本是生物性的过程,但过程中蕴含的关于“生死”关系的智慧,则契合了磨难与光辉、痛苦与喜悦、现实与浪漫、此生与不朽的更富深度的哲学命题,赋予了杂技剧更具浪漫想象力的空间和更为深刻的内涵。

    蝶舞·创新技巧突破身体极限

    杂技艺术如何与真正的戏剧艺术、舞蹈艺术相融合,成为《化·蝶》创排的过程中主创人员遇到的另一个难题。

    杂技剧要融合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来传递复杂的思绪,承载丰富的情感,还要使“新、奇、难、美”的通俗杂技登上大雅之堂,这就需要杂技演员们将舞蹈技巧和叙事表演融入在杂技中,赋予肢体更多的美及戏剧意义。作为《化·蝶》的主演,吴正丹、魏葆华将首创的绝技“肩上芭蕾”带入杂技剧的编排,极大助力了高雅审美情趣的传递。

    用“肩上芭蕾”讲述“化蝶”故事,对于吴正丹、魏葆华夫妇来说有不一样的意义。从2000年潜心首创“肩上芭蕾”起,青年时期的吴正丹和魏葆华就已将优雅芭蕾与惊奇杂技相结合,完成足尖站肩、单脚站头转体、单足尖站头顶踹燕等高难度动作。“东方天鹅”在肩头的展翅,为中国捧回了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金小丑”奖,拿下了俄罗斯国家芭蕾舞艺术乌兰诺娃奖、首届解放军文艺大奖等一系列国际国内殊荣。2003年,他们与导演赵明携手将杂技短节目《化蝶》搬上央视春晚舞台,“肩上芭蕾”再度掀起热烈反响,用吴正丹的话说,“那时就埋下了杂技舞剧《化·蝶》的种子。”

    如今的两位舞者调侃自己是“合起来超过九十岁”的“高龄演员”,特别是在对演员要求极高的杂技剧舞台,他们还一如既往保持着严格自律的身体管理和训练。舞鞋磨过肩头,从不懈怠的练习使得魏葆华肩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当问及荣誉等身的吴正丹、魏葆华为什么还能坚持为舞台付出心血时,他们笑谈,只有舞台才能够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对于舞台的痴迷和眷恋,已经远远超过了疼痛本身。

    除“肩上芭蕾”的点睛之笔,全剧还有32项兼具难度与美感的杂技表演轮番上演,使得演出不再是单纯的炫技,而是具有国际化审美的综合表演艺术。

    蝶恋·视觉出新共筑审美盛宴

    作为融杂技、舞蹈、戏剧、影像于一体,致敬中国传统审美的当代舞台新作,《化·蝶》从多媒体、灯光、舞美、服装造型设计的各个方面,

    剧中的服饰和造型是《化·蝶》不可忽视的一大亮点。刺绣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文化,剧中服装将中国刺绣元素提取出来,再加入一些现代西方芭蕾元素,使服饰为舞蹈服务,将舞者的美更好地传达且不影响到舞者的演出。

    剧中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科技跨界融合,运用多媒体科技的呈现手法,再现梁祝“化蝶”这一唯美的高光时刻。以虚景营造意境,既达到了高审美情趣的美术效果,又以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呈现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爱情追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综合艺术的通感,使观感更为丰富、更多层次、更有联想空间和余韵。

    作为“演艺大世界 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的重磅剧目,在接下来的11月12日和13日,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主创成员将携《化·蝶》登陆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开启作品全球巡演首站——上海站的演出,独具特色、惊艳绝伦的“蝶”,也将从上海启程,“飞”出国门,“飞”向世界舞台。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六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