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频道> 综合

王国平,海派文化的一面旗帜 更是海派微影视扛鼎者

    三,上海味道诠释者

    什么是上海味道?

    是德大咖啡馆的奶咖、红房子的罗宋汤、凯司令的栗子蛋糕,还是糖醋小排、干煎带鱼、腌笃鲜、松子桂鱼、响油鳝丝、三黄鸡……或是大饼油条糍饭糕、阳春面、小馄饨、锅贴、生煎馒头、南翔小笼……

    以上这些确实是上海的味道,是上海味道的生活本源,但今天说的上海味道,远不止这些撩拨你味蕾的舌尖上的美味,它更多的是一种上海独有的气息、气质、风格、作派等,或者说是说话语气,或者是穿着打扮等等,它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也即上海人通常说的腔调、情调、格调。

    上海味道还是一种上海人之间相互认同、相互感应的气场,是否是同类?你我都是上海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目了然,心照不宣。

    上海味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三言两语实在说不清楚,名词解释也很难一概定论。上海味道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的,长期熏陶的,是渗透到上海人骨髓中的一种文化积淀,是流淌在上海人血液中的一种精神特质。所以,只有真正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才具有原汁原味的上海味道,外乡人根本是无法理喻上海味道的。半路出家的新上海人,想学也学不会,可以模仿,但可能会洋相百出。

    所以,上海观众评论海派电影,一句话,有无上海味道?上海人读味叫咪,味道,即咪道,咪,也就是咪一口,意即呷一口,要慢慢品味,细细品尝,这就是上海人与众不同的情调,而不是像北方人那样粗旷豪放地大碗喝酒,还附带划拳猜拳。

    所以,真正海派电影只有上海导演才能拍得出上海味道,外乡人走马观花,拍出来的东西大多是浮光绿影,即使大导演也如此。因为他们没有出生在这个城市并在这个城市长期生活过,所以就没有被上海味道熏陶过、浸染过、发酵过,自然也就拍不出真正的上海味道。外乡人拍的海派影视剧和纪录片,大多都是蜻蜓点水,根本触及不到上海的灵魂和精髓,也不可能搭准上海的脉搏。如多年前周滨导演由SMG花巨资拍摄的纪录片《外滩》就被上海有些影视专家诟病为毫无上海味道,其选用扮演周旋的演员完全是北方人心中浓眉大眼式的美女标准,根本毫无江南少女的灵秀妩媚和小巧玲珑。

    打个比方,本土导演拍摄的上海就像是陈年的黄酒,或是深藏地窖的葡萄酒,味道既纯正又醇香,而外乡人拍的可能就是二锅头或土烧,只会使你冲头或让你烂醉。真正的上海味道只有上海人拍得出、品得出、或是香港导演可能也还拍得出,因为上海和香港同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租界文化,其城市精神和气质相近相似,却与北京、西安等中国古都大相径庭;其二,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从上世纪初就深深影响着香港,早年香港人对海派文化向往崇拜,而不少香港文化人原本就来自上海。正是由于这二个根本的原因,才导致了香港人拍上海的成功和外地人拍上海的失败,从《上海滩》的万人空巷,到关锦鹏的《阮玲玉》、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等等都被上海人认同,而张艺谋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丁黑的电视剧《长恨歌》、毛卫宁的《上海上海》等等都差强人意。

    海派文化中最丰富、最宝贵的影像遗产无疑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优秀经典的老上海电影,其散发弥漫着浓浓上海气息和味道是无与伦比和回味无穷的。试想,如果这些佳作不是上海本土导演郑君里等执导,而是由北派导演崔嵬、谢铁骊操刀,那这些片子还可能有上海味道吗?还可能流传至今吗?

    王国平经过对海派电影的长期研究,他将海派电影的幽默美学风格,总结成如下三大特征:1,夹缝生存,自我调侃——这是上海人与空间的关系;2,左右逢源,诙谐自嘲,这是上海人与人的关系;3,苦中作乐,笑看人生——这是上海人与命运的关系。正是遵循着海派电影独有的幽默精神,王国平才将海派电影的幽默美学、幽默风格、幽默精神贯彻并运用到他的每一部微影视作品中,因而它的微影视作品才光彩夺目,不同凡响,才会让上海人倍感亲切和熟悉,这也是海派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

    王国平可以说是微影视中上海味道的最佳诠释者,他的每一部微影视作品都融入了他对上海的热爱,对上海文化的深谙,片中的每一帧画面都是对上海这座城市最真实的还原。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王国平导演、徐向东编剧、於志强作曲的中国第一部MV剧《风情石库门》就率先把上海弄堂游戏“扯扯铃”和弄堂童谣“小巴辣子开会了”等创作成歌曲并拍成MV,由此最早打开了上海城市记忆的魔匣,其原汁原味的本土性将上海城市的生活质感首次呈现于世,瑞士第35届金玫瑰电视节破例为此片举办国际专题研讨会,而有关部门大力推广弄堂游戏却从2005年才刚蔚然成风。

    王国平于1994年首创、原创、独创的MV剧《风情石库门》在由全国省级电视台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歌星大会串”比赛中囊括特等奖、金奖、导演奖、摄像奖,其标新立异的形式和手法,引起极大轰动,与会者赞扬该片是“金奖中的金奖”“观念超前”“拓展了MV的概念和内涵”。

    MV剧《风情石库门》有别于一般电视剧和音乐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全剧基本无情节,无大的矛盾冲突,无人物对白和旁白,代之以重细节,重人物情绪,以强烈的视觉和新颖的听觉效果来体现主题,具有一定的先锋意识和探索意义。全片以儿童俚语和上海方言为主的《路边童谣》等五首MV贯穿全剧,从不同侧面表现唇齿相依的石库门和上海人之间的独特关系。石库门这种介于西式洋楼和中式平房的独特空间结构,造就了近代史上的上海人和海派文化。有些上海人的斤斤计较、胸襟狭隘、目光短浅和精明能干、思维活跃、善于发明等毕显其中,石库门决定了上海人的气质心态、处事方式和行为准则。该片通过石库门作为载体来展现生命对空间的渴望——这是《风情石库门》所蕴含的哲学意义,也是一般以石库门为主题的电视剧或专题片所不具备的。

    《风情石库门》让观众在片中重温当年向阳院成立、造房子、斗鸡、第一次穿牛仔裤、在家里开派对、跳交谊舞等特定时代的生活风俗,非常接地气,仿佛就是当年苦中作乐特殊生活的再现。片中婚礼一场戏上,新郎新娘在床上跳探戈,这荒诞发嘘的一笔,逼真地体现了上海人在狭小空间里仍顽强地自得其乐和故作高雅的生活信念;而生日舞会上,掀床脱鞋跳舞,则又从另一面揭示了上海人在有限的空间里,仍然不放弃追求浪漫生活的情调。由此,上海人与空间抗争的精神和情调便活灵活现地被勾勒出来。

    其实,上海人的情调就是这种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透露出的洋派味道,这种洋派是与生俱来的,它并不是形而上的崇洋媚外,上海人的洋派是渗透在骨髓里的,是根深蒂固的,不可改变的,哪怕是一片梧桐叶,它也拥有洋派的灵魂。在城市形象片《印象卢湾》中,王国平导演将梧桐叶作为海派文化的符号贯穿始末来体现上海的情调,梧桐叶凝聚了上海人对城市的深情,片中梧桐叶每次出现都撩拨起上海人的特殊情绪。有人说“拾不完的梧桐叶,走不尽的上海路”,似乎梧桐叶作为一种生活情调已与海派文化紧紧相连,那梧桐叶下斑驳的影子,那些被梧桐叶遮蔽的充满异国风情的街道和建筑,无一不是海派文化的生命印痕。婀娜多姿的上海梧桐,站在路旁一百多年,是上海情调的不二见证人。

    在王国平导演的《印象卢湾》片中,当石库门的大门向我们缓缓打开,这股海派味道便涓涓不壅,绵绵不绝,无不透示着上海的弄堂味道。老克勒在新古典主义的锦江饭店大楼前吹奏萨克斯,寓意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海派文化之味随着音乐融入到建筑里,使得坚硬的建筑也变得有温度起来;中外绅士淑女们在草坪上派对,精致的西式点心和香醇的红葡萄酒与弦乐五重奏小乐队散发出上海人生活的高雅味道;满头银丝的老奶奶在阳台上浇花,老爷爷叼着烟斗翻看老上海杂志,老年夫妇在公园里随着曼妙的音乐翩翩起舞,又在西餐馆享用烛光晚餐,这种悠闲自在、浪漫优雅的生活味道无不体现出上海人将生活融入艺术的情调;女大学生在落满一地的银杏树下慵懒地看书,这份浪漫悠闲的情愫就像是那本传递着温度的普希金诗集,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在哪里,这份海派文化所独有的文艺味道都将会传递下去。

    为迎接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展现中国电信飞速发展的成就,王国平曾受邀为上海电信创意制作形象片。在片中他通过小时候用火柴盒穿棉花线模仿打电话的儿童游戏来折射出童年时代对电话的梦想,片中最突出的是巧用上海人都曾熟知的淮海路打电话少女铜像雕塑失窃事件,并用神奇的创意手法,将人体活雕扮演的少女“雕像”移位到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通过男主人公用手提电脑向“铜像”发射移动数据的电信信号,让少女“铜像”瞬间变成一位活灵活现的真人少女,令人惊叹不已。王国平将怀旧与前卫风格融为一体,堪称一绝,上海人观后啧啧称奇:“太有上海味道了!”

    上海味道就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它要你自己去慢慢感觉、去领悟和品味……对上海味道,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解读,但万变不离其宗,上海味道其实就是上海人的灵魂由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它与上海这个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它成就了魔都上海的迷人气息,更让上海人生生不息。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胡悦琳

责任编辑:六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