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频道> 综合

王国平,海派文化的一面旗帜 更是海派微影视扛鼎者

    五, 历史印迹还原者

    老上海的精彩之处,在于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它上演了一个又一个冒险家的传奇故事;

    老上海的诡秘之处,在于沦陷期间的多方博弈,扑朔迷离,它发生了一桩又一桩刀光剑影的惊天血案;

    老上海的迷人之处,在于开埠发展的横空出世,五方杂处,它诞生了一个又一个风云际会的魔都神话。

    流不尽的浦江水,说不完的上海滩。“历史的上海”一直是全球影视人关注的焦点和开掘的题材,作为海派导演王国平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他通过一部部微影视的创作拍摄,不断还原老上海的历史印迹,用影像语言重现上海滩的昔日风光,其导演的微影视作品,以MV居多,也有形象片、宣传片等。单论篇幅长度虽不能与电影故事片和电视连续剧同日而语,但其呈现出的场景真实性、画面逼真性、历史厚重性、影调怀旧性都丝毫不亚于大投入、大制作的老上海题材影视剧。

    海派导演王国平用小而精的微影视,四两拨千斤地一举战胜大而强的长篇影视剧,可谓是微影视对大电影的成功逆袭,实属难得。而这一切,是源于他对于老上海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刻苦钻研,也是源于他对老上海题材的情有独钟和厚积薄发,更是源于他对还原老上海影像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

    王国平执导的上海闸北形象宣传片《苏河湾》的最大亮点就是用情景再现手法表现了十里洋场的海上传奇,其以假乱真的纪实效果,让人误以为是老电影纪录片。在拍上海工商总会遗址时,王国平精心挑选一批有商人气质的群众演员担当资本家角色。在色彩上,王国平运用了老电影胶片的特效,风格上与老资料相互统一,力求真实地还原历史。王国平在片中,还不惜成本还原了上世纪上半叶老闸北浙江路桥一带的商业繁荣景象,上百家各式店铺鳞次栉比,幌子高挂,迎风飘扬,几百位由群演扮演的行人穿梭往来,热闹非凡,黄包车、奥斯丁轿车更是川流不息……如此大场景、大制作一般只有在拍摄老上海的电视剧或电影中才会情景再现,而拍摄形象宣传片一律全都借用老电影资料,王国平却一反常态,心血来潮地大手笔重现老上海大场面,足见其老上海情怀是多么的浓厚和挥之不去。他还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地请了大量群演并置景和运用了大量道具,又情景再现了上海工商总会成立大会时的内外景大场面,还再现了老上海报馆编辑部的紧张忙碌和会审公廨严肃审判的场景,都十分逼真,无懈可击。王国平随心所欲、胸有成竹地拍摄老上海,可谓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同样的手法,他还得心应手地运用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形象片中,从德国人宝隆创校、上海沦陷时宝山校舍被日军炸毁,抗战时六次内迁办学至四川李庄、在南京路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压迫大游行等场景都以假乱真,重现了同济百年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一幕幕……王国平似乎为同济历史拍摄了一部小电影,如同《无问西东》与清华大学。

    王国平尤其善于驾驭海派题材的MV,他将自己多年对海派电影的梦想自然巧妙地融汇进MV中,因而他的一系列海派MV就拥有了海派电影的 上海味道及叙事的上海腔调、细节的上海情调、美学的上海格调、色彩的上海影调。

    在罗中旭演唱的海派MV《潇洒的历史》中,王国平则在有限的时空里,却将老上海元素玩了一个兜底翻,他将上海展览中心台阶上的平台设计成一座上海滩的魔幻舞台,黄包车夫、印度红头阿三、爵士乐手、舞者、警察、擦鞋童等老上海各等人物竞相悉数登场,仿佛上演了一场上世纪上半叶上海滩十里洋场的“模特秀”或“大合唱”。流动的镜头捕捉到一个又一个活色生香的千姿百态,尽显纸醉金迷的奢侈浮华,王国平用视觉语言生动地诠释了上海滩的传奇符号。

    在周艳泓演唱的海派MV《你是我的阳光》中,王导更是将天马行空地穿越新老上海两个时空的手法,玩转得淋漓尽致。歌星周艳泓忽而是今日时尚女生;忽而又是昨日的挂历女郎,忽而她坐在秋千上荡漾在外滩和苏州河上空;忽而又飘荡在浦东陆家嘴摩天大楼前;甚至升腾飞跃到金茂大厦楼顶……令人看得眼花缭乱,既目不暇接,又美不胜收,王导为观众奉上了一道新旧上海时空交错的饕餮视觉盛宴。

    《秋水伊人》是由大作曲家贺绿汀作词作曲的一首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名曲,王国平导演于1995年拍摄了由著名民歌歌唱家曹时娟演唱的MV。王国平在创意该片时,就象在创作一部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有细节、有情感的微电影,他将片中女主角设计成一位在江南古镇长大,并已成家为人妻为人母的一位清纯善良的少妇,因为天生有一幅好嗓子并唱得一手好歌,所以为生计所迫和养家糊口,她被迫与丈夫、女儿分离,去上海舞厅当歌女赚钱,虽然整天陪笑在灯红酒绿中强作欢颜,但却难掩她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骨肉思女情、思夫情、思乡情。于是,在经历了一段痛苦煎熬后,又遇日军侵华,上海沦陷,她不得不踏上归途。然而,物是人非,家乡古镇被日军轰炸,她的家早已成为一片废墟,丈夫和女儿也不知下落……该片拍得非常温馨可人,将体现母女情、父女情的许多生活细节和场景巧妙融入进情意绵绵、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中,由此与纸醉金迷的大上海产生强烈反差,讴歌了浓浓的人间真情,该片将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有机地组合一起,制造出一种双重时空、魂断天涯的凄惨之美。全片以小见大,情深意常,在细节上别具匠心,在影调上精雕细琢。王国平导演的超凡脱俗驾驭情感表现的技巧和胜人一筹操控画面意境的能力,令人望尘莫及。

    1996年,王国平导演又推出了一部由曹燕珍演唱、陆毅主演的海派MV《外滩寻梦》,该片以一个上海老华侨的回忆作为框架,以黄浦江老码头和外滩万国建筑作背景,叙述了老华侨年轻时作为富家子与卖花女的一段刻骨铭心、却地位悬殊、肝肠寸断的凄迷恋情。有人戏称只有3分半钟的该片却与陈逸飞的《海上旧梦》有异曲同工之妙,蕴藉而秀美,内敛而伤情。整部作品以上海市花白玉兰贯穿始终,诗意盎然,清新可人,堪称是海派MV中知性与感性小道具运用的经典。海派MV《外滩寻梦》从一个回沪观光老华侨的独特视角,运用新旧对比、时空交叉的蒙太奇手法,血肉丰满地表现出海外游子对上海的一往情深,对初恋情人的难以忘怀,通过追寻那百年沧桑的海派神韵和风情万种,由此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奇迹。

    《给我一份真挚的爱》是王国平为上海歌星陈铭洲度身打造的一部海派MV,王导充分发挥他对老上海稔熟的优势,在短短几分钟内,就为观众展现了被誉为“冒险家乐园”和“十里洋场”的奢华生活场景。贯穿全片的一对中外男女青年从恋爱到结婚的浪漫故事,仿佛就是旧上海地产大亨哈同与夫人罗迦陵传奇生涯的演绎,片中宽大的草坪、茂密的树林也许就是哈同花园(爱俪园)的再现。王导还充分挖掘老上海的元素和符号,将教堂婚礼、宫廷舞蹈、马车兜风、壁炉火苗、烛光西餐等欧陆生活展现得洋派十足,淋漓尽致,由此也探寻了欧美文化对海派文化构成的最大影响力及重要作用。

    MV《三毛流浪》是王国平受邀为同名连续剧执导的片头曲,随着当年这部剧的热播,反复播放的该MV深受观众喜爱和好评。王国平曾为多部MV制作过片头歌曲,但大多都是选用已有电视剧素材,再运用特效重新剪辑而成,唯有《三毛流浪》片头是独立创意、专门拍摄的,因而也就成为中国电视连续剧片头MV的经典。《三毛流浪》MV的成功,主要是王国平导演领悟了张乐平的漫画精神,并按照三毛在逆境中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重新原创了许多滑稽风趣的生动细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MV中一连串小故事,并非是张乐平漫画的翻版,也不是电视剧中的画面,而是王国平精心设计、重新创作的,由此与电视剧正片做到一脉相承,无缝对接,前后呼应,一气呵成,为全剧产生了开门见山、引人入胜、画龙点睛、增光添彩的重要作用。片中许多小细节的创意,诙谐幽默,显示出三毛人小鬼大的聪明智慧和无拘无束的天真童趣,令人捧腹不已。如三毛穷的连衣服都穿不上,只能用报纸当衣服穿和当被子盖;如三毛用墨汁涂在身体上,赤膊上身冒充穿了黑色体恤衫等,都妙不可言,令人忍俊不止。全片在美工置景、服化道等方面也尽显老上海风情,可圈可点,丝毫不逊色于海派影视剧大片。

    王国平导演的海派MV《眼睛渴望眼睛的重逢》(伊扬演唱),表现了老上海国立音专学校一对男女青年因一首小提琴乐曲而一见钟情的故事。路上的黄包车、室内的大吊扇、萨克斯、小提琴等诸多上海元素和音乐道具和谐地组合成一幅情意绵绵的老上海画卷,爱意和诗意的交织融合,在情窦初开的春心萌动之时,演奏出一曲稍纵即逝的爱情绝唱。全片金黄色的浓烈影调和流畅舒缓的节奏及毕业联欢喧嚣的场景,令人对老上海的花样年华和流金岁月充满了无限遐想。

    海派MV《一首老歌》(徐樱演唱)再现了老上海二位爱好音乐的男青年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友情故事。一位是音乐迷的上海小开,在擦皮鞋时被一位卖唱的穷学生的吉他声所吸引,俩人因音乐而相识。后来有一天,小开碰巧发现穷学生将心爱的吉他送去当铺了,小开二话没说将吉他赎回再送给穷学生,穷学生感动万分。于是,俩人用吉他合作创作了一首歌曲《一首老歌》。之后小开远赴海外留学,俩人失联大半辈子。改革开放后,已白发苍苍的昔日上海小开重回故土,在过去他们年轻时常喝酒的酒吧里又意外久别重逢,他们感慨万千,一起又共同合唱了《一首老歌》。全片都用黑白色彩处理,就像是一部老上海电影,让观众乘着歌声的翅膀,彷佛又时光倒流,回到了魂牵梦绕的上海滩。

    对海派文化情有独钟的王国平根据歌曲的意境突发奇想,创意了这个跨越半个世纪的兄弟音乐情的感人故事。王导别具匠心地运用复兴路上的沿街老房子、小白宫别墅、石库门三层阁楼老虎窗等上海老建筑的空间符号,逼真地营造出上海滩风华绝代的风情万种。由此可见王国平执导老上海电影的功力非同寻常,其营造氛围的技巧信手拈来,其塑造人物的手法驾轻就熟。老上海对于王国平而言,是根,是魂,是梦,是真,王导在现实与影像之中,随心所欲地凭着从天而降的灵感,穿越过去和今天二个宇宙世界,令人叹为观止。

    王国平与上海有缘,冥冥之中他感觉到他的前生就是生活在黄浦江边的老上海人,也许他就是老上海电影人投胎。从小到大,他经常会梦见刚开埠时的老外滩、苏州河……尤其是一条石库门大弄堂更是重复梦见了无数次,令他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一条弯曲的弹格路铺就的大弄堂,两边是绵延相连的有层次感和有造型感的二三层楼石库门民居,也许这里就是王国平前世的家。王国平在日常生活中,对海派风格的老家具、老家什、老玩意等也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熟悉感,一切都那么地似曾相识。所以,王国平导演拍上海,才能如此地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才能如此地驾轻就熟,下笔如有神。

    因为,老上海就是王国平的灵魂。

    “纵观王国平导演的作品,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他心灵镜头的脉动,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向世人展现了磅礴的历史画卷,体现了自身意识中重建的宇宙观。把类星体到量子纠缠、知识的无意识到空间的黑洞都作为知识的探索;把对元宇宙的理解通过视觉转变成文化;把文化转变成具有内在性的符号系统。最终画面组合的影像成了衡量城市质量的尺度,这种聚合了电影、文学和建筑的永久性再现,以复调的技法、欢愉的相对性,营造了上海这座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混合的不朽嘉年华。这大概是王国平导演在元宇宙真实和虚拟的最佳平衡状态下表现出的非凡能量,它具有自我过滤、自我提升的机能,更是佳作不断的涌泉之脉。”这是沪上一位与王国平素不相识但却神交已久的文化大咖卜广胜对王国平的一番评头论足。

    从享誉瑞士金玫瑰电视节的表现“现实的上海”《风情石库门》,到轰动上海电视节展现“艺术的上海”的《上海色彩》,再到呈现“历史的上海”的《三毛流浪》,王国平导演的上海题材微影视可谓无所不包,王导拍摄上海更是无所不能,他始终不渝,并专心致志地在创意上海影像和营造新海派微影视美学,他用一部部美轮美奂的微影视作品在呐喊城市文明的先声,在追寻城市记忆的印痕,在打磨城市浪漫的味道,在发现城市创意的钥匙……

    作为本土导演,讴歌上海和纪录上海,对王国平来说自然是天经地义的神圣责任和与生俱来的使命,已策划酝酿许久的十集电视纪录片《海派文化》将是王国平精心打造的又一部海派佳作。王国平牛气冲天地说:“拍上海者,舍我其谁!”许多上海影视同仁,如海派电影大师郑君里之子郑大里导演等均看好王国平,他们希望王导能尽快进军电影界,扛起海派电影的大旗,他们觉得因为受海派文化的熏陶,使得上海本土导演所拍的影像语言更能把握到上海的脉搏,触及到上海的神经、精髓及灵魂,而不像外乡人那样所呈现的仅仅是浮光掠影和走马观花。王国平胸有成竹地说,天生我材必有用,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生争取捧个小金人,那个奥斯卡。他又不无感慨地说,如果当年《外滩》纪录片由他来导演,那也许他会拍的更有上海味道,他会拍出上海的力度、厚度、温度。如今日的《繁花》电影或由他来导,也许更能出彩加分,他有信心有把握拍出一个地地道道和原汁原味的上海。

    对拥有电影灵魂和电影才华的王国平导演来说,浪费才华就是一种精神的浪费和艺术的浪费,它与物质浪费相比,更是一种巨大的无价的浪费,也许对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而言,也可能是一种无法估量的损失。那我们就期待着海派导演王国平尽快为我们带来一个惊喜,甚至是一连串惊喜,而不仅仅只热衷于微影视,还应再为我们奉献出具有浓浓上海味道的海派大电影。此时,我们的耳边彷佛又回荡起他曾拍摄的上海弄堂童谣:“落雨啦,打烊啦,小八喇子开会啦……”

上一页 1 ... 3 4 5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胡悦琳

责任编辑:六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