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频道> 2022专访三大王子> 王国平

王国平从小就有导演梦 专题片《青春颂》创先河

主持人:35年前,王国平导演的艺术专题片《青春颂》以超前的电视语言和创新突破的拍摄手段,引起社会轰动,收视率名列上海电视台当周第一名。介绍一下当年如何想到要拍《青春颂》?

王国平:当年拍艺术专题片《青春颂》,是向五四青年节献礼的一部专题片。当时我在上海电视台负责《你我中学生》节目,上海人民或者全国观众都知道的袁鸣,就是从《你我中学生》出来的。我对艺术探索比较感兴趣,我不想走传统的套路。传统的套路呢,肯定是会搞一台献给青年节的文艺晚会,请所有的当时的青年才俊、大咖或者当时小有名气黄英、或者在最后唱一首青年的歌曲等等,以青春为主题的歌曲等等。

当时MV的概念还没有,当时叫MTV或者叫音乐电视。我当时自称叫青春音乐片,就是因为西方的、港台的卡拉ok还没有引进来,这个全部是我们原创的。所以说为什么会原创MV,这个跟大学有关。我大学整个4年都是主攻方向都是原来是复旦大学分校,后来叫上海大学。那么我们大学学的是中文系,但是我在大学四年主攻电影。我的方向就是主攻电影,毕业论文也是写的电影。我的毕业论文还没有在论文答辩的时候已经在当时的全国最高理论刊物《当代电影》发表了,一下子轰动了。所以说我在大学每个星期,那个时候学校有礼堂,总会是我自觉的看电影。每看一部电影我自己写影评。我成立了上海大学最早的影视协会,我自任会长。我还受聘于做《电影新作》的文学编辑。

我大学毕业的论文,课题叫研究论文《论诗电影》。诗电影就是打破情节的、没有很激烈的冲突、没有起承转合、很大的场面的,这个叫诗电影。很多西方欧美有许多诗电影,我们的诗电影电影,包括吴贻弓拍的,还有包括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的杨延晋拍的《小街》也都是叫诗电影。所以对画面特别讲究,特别唯美。然后就是诗电影的理论,恰恰就是MV的理论的基础。所以说我发明MV这个是有渊源的,再往前面推是我在小学或者中学。我小学的年代就由于父亲做干部的原因,我是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渠道,特别看了许多内部电影。这样的话我从小到大是超越了常人,从小到大受到好莱坞电影的熏陶,的美学,每个画面我是精准到分毫不差。因为有些构图长一点宽一点就会不舒服,我是从小就是这样熏陶出来的。

特别是我的电影梦,大概在七八岁的时候我就想做电影导演,但是当时又没有条件。当时,我把弄堂里的小朋友都吸引过来了,来看我的“电影片子”。用的是我们小时候都吃过软糖包的玻璃糖纸、塑料糖纸。我就收集了很多玻璃糖纸,把糖上面黏糊糊的东西洗掉,全部洗干净夹在一起。然后把玻璃糖纸做成幻灯片,搞了几十张甚至一两百张的糖纸。小朋友们看到在投射到白墙壁上的放幻灯、抽象派的影像。因为这种玻璃糖纸的五颜六色的影像,都是扑朔迷离的。他们欢呼弄堂里的大导演诞生了,我从小就是弄堂里的导演。

主持人:你当年大学毕业以后分到上海电视台,第一年你就拍了一部《金色的旋律》,那也是用MV的这个手法拍的。他这部片子刚刚出来就获得了全国文艺的一等奖,这个怎么回事呢?

王国平:当时的艺术指导是科长任静同志,她去把我这个片子送到全国去参加比赛。评委说这是一等奖再给个括号,第一名就等于超出一等奖,其他一等奖可能还有几个最高奖了。我在进电视台之前学了一年的摄像,进电视台以后,台领导要培养我们做综艺晚会导演。做综艺晚会导演,先要懂摄像,等于要指挥摄像师。我们要学切割,就像他们现在五六台摄像机在对着我们,我们有个导控室。

所以说做综艺晚会的导演一定要懂摄像,像其他跑艺术专题的导演就不要学摄像。我学了一年的专业的摄像师,我的摄像水平和专业的老摄像举行过一个考试。当时我只有二十几岁,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我是达到前三名的,甚至逆袭。

拍摄《金色的旋律》时我也是突破的用的遮幅式,现在宽荧幕16:9很普遍,但是当时都是4:3,是当时上海电视台第一部用遮幅式的作品。评委对我的《金色的旋律》评价道:“恨不得把你的遮幅两边扒开来,看看究竟里面还有什么东西。”评委的评价说明我拍的画面美的回味无穷,令他们要看个究竟。

主持人:当你拍《青春颂》的时候,你当时怎么一下子就把镜头聚焦在蔡一磊和孔祥东身上的?

王国平:我的创作宗旨就是要创新创新再创新。那么创新就是要发现新人,这是导演的天职。当时,他们两个获奖的消息在上海的媒体上有许多报道。但是,专门去采访他们、拍专题片还没有,拍MV也没有。因为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门刚刚打开,两位在全世界能够获得量大领域最高奖,一个是瑞士洛桑国际芭蕾比赛金奖,一个是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铜奖,是非常了不起的,这对我的心灵很震撼。我这个片子要引起关注内容,所以我就主动找了他们。我不是受制于人受制于命,我是主动的、发自内心的。

我记得当时孔祥东我是找到他的宿舍,在音乐学院附中的宿舍去跟他谈。

孔祥东:当时我记得很清楚,国平兄到我们那个校园来找我。我还在琴房里练琴,他说你是孔祥东吗,我说我是。他说你是莫斯科得奖回来的,我说是的。他说我们电视台要拍你,就这么联系上了。

王国平:当时我到蔡一磊老的舞蹈学校,现在的舞蹈学校已经天翻地覆了,已经达到国际级的硬件水平,但当时你们学校“破破烂烂”的。

蔡一磊:虽然那时候就是条件不是很好,硬件设施不是很好,但是也是很难进的,这是高等学府,您闯进来不容易的。当时获得洛桑金奖以后,你就马上直接来了。我记得那也是35年前,和我们一起得奖的陈雁同学,然后还有几个一起在上课。当时没说你要来拍,在上课中你直接就架住那个机器就开始拍了。

王国平:当时拍了点单人的练功的镜头,也拍了整个你们班的练功的镜头。最后专门是拍了他的双人舞。因为一个人的独舞可能不太丰富。正好是他和陈雁是搭档,所以就拍了两人的双人舞。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皮卡布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