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频道> 综合

直击世人心灵困境 郑杰舞蹈剧场《训诫三则·山月》首演大获好评

    作为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之一,郑杰舞蹈剧场“训诫三部曲”《山月》于10月28-29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上演,故事取材晚唐传奇《人虎传》,延续三部曲首篇《聂隐娘》对传统文化中自我观念的探讨,以古喻今,揭示了现代人求而不得的心灵困境。

    首演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好评,在演后谈环节,许多观众围绕文本、编创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触碰中国古典文学悲剧观念

    作为晚唐传奇,《山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富悲剧意识的文本,最早出自晚唐传奇小说《人虎传》,后由日本作家中岛敦改编为《山月记》。与文学版本相比,舞蹈剧场版重设故事结构,塑造了主人公李征、袁傪和李征之妻三个人物角色,揭示了一种个体普遍“求而不得”的心灵困境。

    唐天宝年间,李征原是一名金榜题名恃才放旷的得意少年,决意辞官,立志诗歌扬名,以垂青史。孰料人生困顿,性情大变。在自卑与自傲、自我怀疑和挣扎中陷入困境,化虎弑妻,不断坠入万劫不复之地。自我心灵逐渐失序、挣扎、困顿、冲撞、癫狂,最终沦为求而不得的心灵困兽......

    与传统舞剧重叙事不同,《山月》剥去了故事的时空外壳,保留了故事结构和流淌其间起伏多变的情绪。为呈现主人公李征复杂多变的内在情绪,导演郑杰以“三人化虎”——三名舞者共同饰演李征,展现老虎诡异多变的情绪,生动呈现了主人公李征“化虎”后的内心世界,直击观众心灵。

    巨大环形装置诠释“山月”意象

    演出现场,冰冷漆黑的环形舞台装置占据了整个舞台,外观巧妙融合了山和心脏两种物理意象,象征着被物化的心灵山峰和如泥沼般的人性深渊。山月之间,舞者或游走边缘或身陷装置之中,如宣泄般释放的肢体能量沿着故事主线肆意展开,而音乐如穿透历史的回响,以古老的音符不断唤起我们内心情绪。

    山月意象是古典文学极为重要的意象,作品以《山月》立题,开放性解读人与山月的关系。山月之间,悠悠众生。山是功名,月是远方。山月之间物我两忘,蔓延山月之间的是世人波涛一样的人生情绪。但不管人们如何挣扎,最终还是要泯灭在这山月之间。最后的猛虎,也不过是一时的幻象。

    郑杰携众舞者诠释山月众生相

    从2017年郑杰以现代舞《寂静之上》入选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至本次《山月》成为今年艺术节的委约作品,一路见证了青年舞蹈家郑杰6年来的成长与蜕变。

    本次演出,郑杰兼编舞、导演与主演于一身,与两位优秀舞者张渊博、何嘉俊共同塑造了盘踞在主人公心中,画山月为牢的心灵困兽。而舞剧《聂隐娘》扮演者刘子玥此次饰演剧中女主人公李征之妻,一个被忽略的“边缘人”,当微弱的自我被猛虎吞噬的一瞬,人生就如一张白纸,空洞而荒诞。舞者詹骊饰演李征好友袁傪,身居高位,不断靠时运的运筹来谋求安全感,他的心中山月,同样是一场世俗世界风云诡谲的自我决斗。

    在主创、文学剧构姚朔看来,“人终其一生都是与自我的斗争,这部作品献给所有碌碌奔波的人”。《山月》从世俗功名利禄中启程,在追求心灵彼岸中迷失,最终以驯服自我欲望之虎失败,化虎入史。自我的生命过程犹如一个西西弗神话,不断冲撞突围不断失败告终,荒诞而虚无,这是一个关于自我的现代寓言。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先加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