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频道> 综合

王国平,海派文化的一面旗帜 更是海派微影视扛鼎者

    四, 城市影像创意者

    一座城市的记忆,也许就是一首歌;一座城市的标志,也许就是一座塔;一座城市的辉煌,也许就是一场秀;一座城市的灵魂,也许就是……

    2004年,王国平导演以“我的上海、中国的上海、世界的上海”为主题的上海城市形象片在各大电视媒体播放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是一部不同于以往的、别具一格的城市形象片,它以中国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为核心,融入了浪漫、复古、现代等各种元素,只有60秒的短片却浓缩记录了一个上海青年和一个西方女孩相知相恋最后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片中,王国平导演不断制造出许多梦幻般的唯美镜头,由此将上海的城市特质及精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当男女主人公同骑一辆自行车从石库门前驶过,撑起一把黄色太阳伞时,紧接着一个俯视镜头,黄阳伞仿佛变成幽长弄堂中一朵移动的小黄花,令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

    片尾的高潮戏更显示出导演卓尔不群的奇思妙想,据王国平说其创作灵感是来源于美国纽约的一张明信片,那张明信片描绘了上世纪初,纽约的建筑工人坐在建造中的摩天大楼外的吊板上谈笑风生的情景。摩天大楼的凌空险峻与工人的乐观潇洒形成强烈反差,令人心惊肉跳。受此启发,王国平在片中就设计了一座木板天桥凌驾于浦东上空,显示出“高处不胜寒”的绝美壮观效果,由此产生 “会当临绝顶”般的震撼之美,它给人带来惊心动魄、命悬一线的刺激惊险之感,如同站在美国大峡谷的玻璃观景台,令人不寒而栗。片中不同肤色的外国人组成的爵士乐队以及中国新民乐女子乐队在木板天桥上分别演奏的画面,又堪比新疆杂技艺人“达瓦孜” 挑战极限高空走钢丝,这一极具视觉震撼的画面在目前任何一部影视作品中都未曾出现过,这种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它不禁让观众对站在木板天桥上毫无惧色、神态自若的演奏家们肃然起敬,更让他们惊叹于外国爵士乐手和中国女子新民乐手分别与浦东现代时尚建筑群构成的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城市风情画。该组画面因其创意飞扬的震撼视觉效果,还被中央电视台著名女导演郭霁红选用,作为《中华情》的片头通过CCTV-4向全球传播而影响广泛。

    2005年,王国平又用最短的时间为上海松江区度身定做了参加“绿色奥斯卡”——第九届全球花园城市大赛形象片《花园松江》,其别具一格的创意和精致唯美的画面最终使松江区在与全球一百多个城市的角逐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金奖第一名,此片也被上海媒体赞誉为“王国平申花片挑战张艺谋申博片”。

    《花园松江》首先成功就在于不同凡响的创意,它巧妙地将中国人熟知的“击鼓传花”游戏仪式化,审美化,时尚化,并贯穿首尾,从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又形象生动地阐明了“花园城市”的主题。与之相呼应,它又将“花仙子”的传说用精心构思的画面演绎出来,并用“花仙子”来象征大学生,片尾八位女生对松江每人一句赞美而露出的笑魇,仿佛就是八朵怒放的鲜花,由此生生不息、青春万岁的松江大学城的形象便呼之欲出。另外,围绕着“花”,让少女和儿童唱“四季歌”和童谣,更进一步强化了“花园城市”中人们对花的热爱和赞美,并用少女和鲜花互为映衬,揭示了城市和花的渊源。

    同年,王国平导演的上海旅游片《上海,精彩每一天》,以其国际视角和唯美风格得到了上海市旅游局领导和世界旅游同仁的一致好评,在这部8分钟的短片中,王国平大胆创新地运用强烈对比手法,展现了一个既传统又时尚的上海。东与西、洋与中、古与今、新与旧、高与低、动与静、快与慢等的鲜明对比,将上海的精华、精美、精彩和完全、完好、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每个外国人对上海产生惊讶、惊喜、惊赞。由此最终表现出了上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的灿烂与神秘;展现出了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上海人的生活进行时态;呈现出了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上海城市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更突现了中西合璧、海纳百川的上海时尚和海派文化。

    王国平在该片中以人衬景、以情喻景,运用上海明星和艺术家作为影像符号来表现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和历史底蕴。如用钢琴家孔祥东映衬世纪公园的大气恢弘;用舞蹈家金星映衬上海大剧院的现代时尚;用滑稽明星王汝刚映衬绿波廊的老城厢味道;用古筝演奏家罗小慈映衬豫园的古色古香;用电影艺术家秦怡映衬小红楼的怀旧情调……明星与风景交相辉映,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灵动与活力的美感,风景因明星而魅力四射,明星因风景而光芒万丈。片中其他独具创意的人与景的互动巧妙组合,更是目不暇接,精彩纷呈。如舞龙队手中高举的龙头与豫园龙头墙的龙头对峙,共同诉说龙的故事;少女弹奏竖琴与马勒别墅共同演绎凝固的音乐;时尚老太的伞舞与九曲桥共同展现江南风情;老年爵士乐队与和平饭店共同回味外滩旧梦……

    二十一世纪初,王国平导演的最大手笔和最大制作当首推荣获2006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节目奖和上海市优秀创作成果单项奖的《在灿烂阳光下》。这是由上海市委宣传部策划出品的中国第一部交响合唱音乐电视。王国平创意的最大亮点就是用夸张超长的红旗贯穿全片,手持红旗的一位健美男子从中共一大会址出发,跑过历史沧桑的石库门,跑过新潮宽敞的世纪大道,最后跑上气势如虹的东海大桥手擎红旗的一个人最终变成浩浩荡荡绵延不尽的红旗队伍,其强烈的视觉符号和鲜红的色彩冲击,寓意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既震撼人心,又回味无穷。

    这部音乐电视的最大成功之处还在于导演将庞大的交响乐团和合唱团与壮丽的上海城市景观完美地有机结合,从而形象地演绎了上海就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凝固交响乐”的主题,并彰显出海派文化的大气势、大格局、大胸怀。交响乐团忽而在浦东滨江大道亲水演奏;忽而在外滩大厦房顶阳台登高演奏;忽而在上海科技馆下沉式广场深情演奏;忽而在东海大桥上凭海凌空演奏;忽而又在南京路世纪广场夜景下与霓虹同步演奏……其转场之多,拍摄之难都堪称是中国音乐电视历史上规模之最,王国平称如此大手笔、大场景、大规模的大制作,即使在好莱坞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试想每个场景都要运送这么多的乐器,而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每在一个场景的出场费都是令人咋舌的。如果没有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支持和每个场景单位的帮助及上海歌剧院的奉献,要完成这么一部气势恢宏的交响合唱音乐电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2013年,王国平导演的上海中心城区静安形象片《美好静安》突破以往形象片展示城市景观为主的视觉束缚,而另辟蹊径地以一种人文关怀的特殊视角来挖掘在城市光彩鲜亮的背后,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一些小人物。如深夜至凌晨的送牛奶工人、环卫工人、挖路工人、巡警等,其实他们都是美好静安的创造者。片中展现深夜情景令人难忘,当街边的霓虹灯渐渐暗淡、车灯熄灭之时,静安仿佛褪去了其华丽的外表,在没有了喧嚣并恢复了其宁静的一面之后,唯有秋风扫落叶的沙沙声,诉说着它的孤寂寒冷。在国际名牌的时尚橱窗前,一个环卫工人推着垃圾车的身影悄然出现并慢慢走过,它以剪影的方式融入于画面中,乍一看,两级悬殊的垃圾车与大品牌共同出现在一幅画面中,似乎格格不入,但它却意味深长,别具一格,这种由朴素和奢华形成的强烈反差更显画面的张力,使其产生了直指人心的非凡力量,导演有意将环卫工人从幕后推到镜头前,似乎在提醒人们:在静安华美表象的背后,还有这些默默奉献的普通平凡的劳动者,原来是他们让静安变得更美好!

    《美好静安》在旅游界“奥斯卡”——首届全球旅游视频大赛上一举夺得最佳旅游视频奖,著名文艺评论家、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点评道:“用小人物的默默奉献彰显大都市的五光十色,可谓别具一格,其以情动人的视角远远胜于以往一般以美取胜的形象片,它的成功探索,标志着中国城市形象片的创作已摆脱了花里胡哨的初级阶段,而上升到了注重内涵、追求情感力量的新阶段,它所呈现的美学境界是追求中国民族美学精神的结晶。”

    为迎接亚信峰会在上海召开,2014年,王国平受上海绿容局特邀拍摄上海绿化形象片《让城市更美好》,王国平在片中通过摄影师的新颖视角,将城市绿化、城市花卉、城市人几块内容串在了一起,通过航拍展现了城市的中心绿化带,看到了由绿化组成的上海地图图案,领略了在丛林中错落有致的高架道路。在全片中,绿荫葱葱的城市绿地与高耸林立的摩天大楼相交呼应,那几抹绿色为时尚冰冷的建筑增添了无限活力;每天忙于奔波于城市各处的我们,幸许未注意到那些可能与我们擦肩而过的绿化景致。但王国平导演运用独特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处于我们这座生活的城市中的大气磅礴的绿化景象,观众无不为之震撼。随着镜头,时而犹如高飞的鸟儿在城市上空翱翔;时而乘着一叶扁舟穿越丛林,宛入仙境;时而在湿地悠闲慢走,驻足停留。从市中心到郊外,一切美好尽收眼底,观众不禁感叹王国平导演似乎就是一位城市诗人,每一幅画面就是一句精美的诗句。王国平巧妙运用海派文化的意蕴将城市形象片拍出诗一样的意境,令人思绪飞扬。

    “诗化、美化、净化、优化”就是王国平创立的新海派微影视美学的核心理念。几十年来,王国平运用创意飞扬、异想天开的新奇手法,通过一系列城市形象片、MV等微影视,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艺术的上海”。这个“艺术的上海”,只存在于王国平的心中,也反映在王国平导演的作品中。对观众而言,它是上海,却又不是上海,虽似曾相识,却又相见恨晚。有一种意外的发现,又有一种莫名的悸动。这个“艺术的上海”,是美化的上海,是净化的上海,是优化的上海,是诗化的上海,其实就是理想化的上海,而非现实的上海、纪实的上海、真实的上海。

    它似上海,却胜似上海。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胡悦琳

责任编辑:六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